分享到: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暑期学生健康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实录全文)

发布时间:2021-07-14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7月13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暑期学生健康有关情况。

微信图片_20210714093927.jpg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1.jpg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首先向大家通报近期出台的卫生健康有关政策情况。一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确定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城市的通知》,通过树立标杆、发挥典型经验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  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提升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和可得性,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三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智慧助老”有关工作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进一步便利老年人就医举措的通知》,针对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存在的困难和就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一系列措施予以解决。

四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先后印发医疗、妇幼健康、职业健康和公共卫生监督、社会办医疗机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等领域“证照分离”改革措施的通知,通过深化卫生健康领域“证照分离”改革,优化审批服务,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以上是近期情况通报。

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非常关心“小眼镜”“小胖墩”等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监测评估,联合教育等相关部门合力推动近视防控和儿童超重肥胖防控。7月上旬,学生陆续开始放假,如何防范意外伤害,让孩子们渡过一个安全健康的暑假是每个家庭面临的实际问题。今天的发布会我们继续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为主线,向大家介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暑期学生健康相关情况。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再那吾东·玉山先生,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副司长沈海屏女士,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王宁利先生 ,中国疾控中心学校卫生中心教授马军先生。

另外,还有三位专家在台下就坐,他们分别是: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女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主任医师钱英女士;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女士。我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

首先请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再那吾东·玉山副局长向大家介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

再那吾东·玉山

2.jpg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作出重要的指示批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高度重视,联合相关部门合力推动近视防控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也丝毫没有放松。一手抓校园疫情防控的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动员引导力度,教育引导全社会和家长做好近视防控。

2020年上半年全民居家抗疫减少了户外活动和放松眼睛的时间,对近视防控工作带来了挑战。为全面评估近视率的情况,2020年9到12月全面开展了近视专项调查,覆盖了全国8604所学校,共筛查247.7万名学生。结果显示:

一是近视防控总体见效的基本局面初步展现。从2018-2020年的监测结果分析来看,通过多部门的合力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2020年总体近视率较2019年(50.2%)上升了2.5个百分点。但与2018年的53.6%相比,仍有所下降,下降了0.9个百分点。

二是学生近视早发现象得到一定缓解。2020年全国幼儿园大班6岁儿童近视率与2019年相比持平,与2018年相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2020年小学低年级学生近视率(20.7%)较2019年虽增长1.4个百分点,与2018年相比仍下降了1.6个百分点。但近视低龄化问题仍然突出。2020年各地6岁儿童近视率均超过9%,最高可达19.1%。小学阶段近视率攀升速度较快,从小学一年级的12.9%快速上升至六年级的59.6%。平均每升高一个年级,近视率增加9.3个百分点。显示幼儿园和小学是我国近视防控重点年龄阶段。

三是低度近视发展为中高度近视放缓。高度近视容易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比如白内障、视网膜脱离和青光眼等,是重点防治的致盲性眼病。在近视学生中,2020年中、高度近视比例与2019年相比持平,但较2018年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初高中学生的高度近视较2018年均下降0.5个百分点,说明高度近视防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防控高度近视的发展。2020年监测显示近视学生中,近10%近视学生为高度近视,而且占比随年级升高而增长,在幼儿园6岁儿童中有1.5%为高度近视,高中阶段达到了17.6%,高度近视的危害仍不容忽视。

当前,疫情尚未结束,我们丝毫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要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举措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一是狠抓四方责任落实。督促地方紧盯责任目标,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二是全面加强监测与评估,争取实现所有的县(区)监测全覆盖。三是关口前移。以低年龄段儿童为重点,确保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四是加强学校卫生监督检查。抽检教室采光照明等达标情况,督促相关部门和学校落实整改。五是总结推广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的先进经验,推广中医药特色技术和方法在近视防控中的运用。六是持续不断的宣教,增强家长和孩子“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用眼行为。

暑期即将来临,倡议各位家长和孩子们做好居家旅行的疫情防控,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适当体育锻炼,减少近距离用眼和视屏时间,增加阳光下的户外活动,积极预防近视与肥胖,防止意外伤害,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的假期。谢谢。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再那吾东·玉山副局长。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国日报记者

暑假到了,家长可能会给孩子安排网课,孩子们可能会玩电子游戏来放松,这些都会导致长期使用电子产品,请问在暑期对儿童青少年的视力保护和用眼健康有哪些建议?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王宁利

3.jpg

这位记者问的问题是每年假期都会碰到的问题。我们观察过,一个假期过去了,小孩子远视力下降了,近视眼的度数增加了,这个在暑期值得我们关注。小孩在假期的时间都认为假期属于我的,我应该所谓的“放松”,“松”如果没有做科学化管理其实是一种放纵,我想打游戏就打游戏,我想睡到10点就睡到10点,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其实这是不科学的。

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转变。第一个,在学校不可避免的近距离用眼负荷非常大,在假期把“近”变成“远”,多远看少近看。第二个,把“静”变成“动”。第三个,把网络游戏变成户外游戏,这是给大家三个可操作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法,让我们的眼睛在整个学期长期近距离工作的压力下,在这40天的时间能够得到很好的放松。这样我们开学以后,小孩子的远视力会增加,近视度数不会增加。

当然作为医生还给家长提个醒,在平时上学期间没有时间给孩子做眼睛的检查,尤其是12岁以下的孩子要做屈光不正的检查,要做散瞳检查,利用这个假期,好好把孩子的眼睛查一查,这个时间是完全可以利用的。放假一开始到医院去,做好充分的散瞳准备,大概两到三周完成这样一个工作。当然了,接近高度近视的或者已经高度近视的,利用这个期间一定要很好的到医院做全面眼科检查。把暑期用起来,给我们的眼睛放个假,这是我们对家长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也有这个要求。最后再重复一遍:近和远的关系、静和动的关系、网络游戏和户外游戏的关系,特别要强调暑期一定要把户外活动利用起来,通过户外活动让我们眼睛能够充分放松,得到良好的休息。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记者

前不久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做好0~6岁年龄段的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对于儿童未来眼健康和预防近视有哪些重要作用?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副司长

沈海屏

4.jpg

谢谢这位媒体记者朋友的提问。儿童的眼睛和视觉功能是逐步发育成熟的,0~6岁是儿童眼球结构和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新生儿刚刚出生的时候,视力只有光感,随着孩子长大,视力才逐渐发育。一般来说,1岁儿童视力可达到0.2,3岁孩子视力可达到0.5以上,5岁及以上的视力能够达到0.8以上,所以孩子视力和视觉功能是逐步发育。因此,针对0~6岁儿童开展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非常重要,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开展针对性的检查,可以早期筛查和干预儿童致盲性眼病以及近视等屈光不正和斜视、弱视等常见眼病,这对于保障儿童眼健康、防控近视具有重要作用。

在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眼保健的重点各有侧重。婴儿期也就是1岁以内眼保健主要是筛查儿童有没有先天性致盲性疾病,比如早产儿,容易发生可致盲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早产儿中发病率占10-20%,是导致儿童盲的首要疾病。因此早产儿出生后都要立即接受相关筛查。婴儿期还应该筛查先天性白内障,这个病的发病率大概在4‰,约占新生儿致盲性眼病的30%。对先天性致盲性眼病进行早筛查、早诊断,可以避免视力残疾或者致盲,避免终生遗憾。

幼儿期也就是1~3岁,眼保健的重点是筛查斜视、弱视等相关眼病,斜视患病率在3%,斜视不仅影响孩子的外观,还会导致弱视,影响儿童的立体视形成,影响成年后的职业选择。弱视的发生是由于孩子的眼睛处于视觉发育期内,单眼斜视、严重的远视、近视、散光,还有两眼的屈光度数相差太大,这些因素都会引起视力发育障碍,导致儿童视力低下。即使配戴眼镜这些孩子的视力都不能达到正常值。弱视患病率也比较高在1%-5%,很多弱视儿童没有特殊的异常表现,常常会被忽视,所以需要通过定期医学检查才能发现。弱视是可以治愈或者改善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6岁以后比较难矫正。所以说斜视和弱视都需要早筛、早诊、早治。

学龄前期,也就是4~6岁,眼保健的重点是了解儿童视力和屈光状态,进行近视防控。我们都知道新生儿的眼睛逐步发育,刚刚出生的时候眼球是很小、眼轴也较短,双眼处于生理性远视,我们称之为“远视储备量”,随着孩子生长发育,儿童的眼球逐渐长大,生理性远视也逐渐趋向正视。正视后,如果眼球继续增长,眼轴过长就会发展为近视。所以,学龄前儿童防控近视的重点是防止远视储备量过早过快消耗。利用医学仪器,可以检测到儿童的远视储备量,可以预估6岁以前儿童是不是有发生近视的可能,可以为预防近视发生作很好的基础性工作。

关于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作用以及低龄儿童近视防控,请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教授从专业角度再作一下介绍。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

李莉

5.jpg

谢谢沈司。0~6岁是近视防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特别是在预防近视方面,可以给家长提前有一个预知。我们在做眼健康筛查的时候就可以了解孩子是否有远视储备,他的远视储备量是否足够。一般在3岁时,如果有175度到200度的远视属于正常。如果在6岁还有125到150度的远视,8岁有75度到100度的远视,这样就可以延缓孩子出现近视甚至不出现近视,可以明显降低近视发生率,同时也可以使发生高度远视的机率大大下降。所以说在不同阶段,儿童眼健康筛查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如何预防近视?我们建议低龄儿童由家长给孩子读绘本,3岁以下的儿童尽量不要使用电子产品。如果说3~6岁儿童非要使用电子产品的话,一定要控制使用时间,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6岁以下每次不超过15分钟。另外也要注意,学龄儿童要牢记“20,20,20”这个用眼规则,让孩子们能够保留更多的远视储备量,延缓他们出现近视的年龄,减少近视的出现。谢谢。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两位的回答,请继续提问。

新华社记者

每到暑期儿童溺水、触电、食物中毒等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避免这些儿童青少年伤害事件的发生,有哪些提示呢?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

再那吾东·玉山

感谢你的提问。暑期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近期一些地方发生了多起的溺水、交通意外等儿童意外伤害事件,很多孩子因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令人痛心。这些意外,突显出公众对儿童意外伤害的防范意识不足。对于这些所有伤害的预防,核心是九个字“看住了、管好了、用对了”。

“看住了”就是成人有效地看护孩子。这里强调的是有效地看护,具体操作就是要近距离、不间断、不分心。例如在预防儿童溺水中,当儿童在水中或者水周围时,无论在泳池中、澡盆里,还是在开放性的浴场中,家长都应专心看护儿童,不应分心做其他事情,比如家长自己看书、玩手机、接电话与他人聊天等,这样的惨痛案例比比皆是,因为溺水发生过程十分迅速,一旦发生结果往往是致命的。“近距离”强调的就是家长与孩子保持“一臂之内”的近距离,这样在发生危险的时候家长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施救。

“管好了”指的是管理危险环境,管控危险行为。例如假期预防儿童触电,家长应该首先排查和消除家中及儿童经常玩耍地方存在的漏电隐患,对家中的电器、电源、插线板等可能造成儿童触电的源头,做到安全使用和管理。对儿童湿手触摸电源等危险行为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

“用对了”指的是使用安全的防护工具、产品和技能。比如,预防儿童中毒,家中的常用药物、日用化学品、杀虫剂等应选择使用儿童不易打开的安全包装,或者储存在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以防止儿童误服、误用造成中毒等。

我们一定要提高儿童意外伤害的防范意识和现场的急救技能,这样就能挽救很多宝贵的生命。

谢谢。

香港中评社记者

前面介绍中,已经了解到做好0~6岁年龄段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非常重要,关系到孩子们一生视力健康。国家政策层面有哪些具体措施?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副司长

沈海屏

谢谢这位媒体记者朋友的提问。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八部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持续加强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将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0~6岁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主要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或者由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及其他具备条件的县级医疗机构提供。在0~6岁期间为儿童开展13次检查。2020年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为91.8%,基本覆盖了所有学龄前的儿童。

二是规范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为了进一步明确服务内涵,完善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质量,推动落实0~6岁儿童眼部疾病和视力不良的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印发了《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明确在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前期不同时期开展不同检查。主要包括眼外观检查、眼病高危因素询问、儿童视物行为观察还有其他的眼科适宜技术检查,目的就是筛查儿童的常见眼病和视力不良。一是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等致盲性眼病,二是筛查远视、近视、散光、屈光参差等屈光不正,还有斜视和弱视,上睑下垂等引起儿童视力低下,视觉发育异常的常见眼病。三是筛查儿童的远视储备量,就是生理性远视状态,对可能发生的近视早期监测和预警,防止远视储备量过早过快消耗,推动儿童近视预防关口前移。

三是推动建立儿童眼保健服务网络,明确眼保健基本服务由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和其他县级医疗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眼保健的技术指导,开展专项检查,接受基层转诊。各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提供技术支持,为需要更加专业的眼科检查和治疗干预的儿童提供服务。

通过明确服务职责,强化转诊机制,构建上下分工、各有侧重、密切合作的儿童眼保健服务网络,推动儿童眼病和视力不良的筛查、诊治、康复服务有效衔接。我们还大力开展了儿童眼健康宣传教育,编制了《0~6岁儿童眼保健核心知识问答》,制作了宣传片,在全社会传播爱眼护眼的科学知识。

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几位专家已经介绍过近视问题和脊柱侧弯问题在儿童青少年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市场上也有针对这些问题的防控产品,请问这些设备的效果如何?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学校卫生中心教授

马军

6.jpg

谢谢凤凰卫视记者的提问。正像你所关注到的,儿童脊柱弯曲异常在目前确实有明显增加,特别是在初中年龄阶段是最常见的。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组织的2019年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结果显示,中小学生总的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为2.8%,初中、高中阶段增长更快。主要原因可能与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发育基本接近尾声,这个时期主要以脊柱增长为主。我们目前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相对比较缺乏,固定脊柱正常生理弯曲两侧的肌肉力量不足,再加上坐姿、站姿不正确,容易造成脊柱弯曲异常发生。大家在大街上可能也能够注意到,很多学生有一个肩高一个肩矮或者姿势倾斜等这样的问题。

针对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增加的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也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一是在2016年的下半年以及2017年上半年对五个省区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情况做了调研,2019年,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里纳入了脊柱弯曲异常的发生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监测,并且对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的国家推荐性标准进行了修订,正在组织制定《中国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规范》。《规范》主要对脊柱弯曲异常的筛查、预防和控制作出了明确规定。

针对儿童青少年个人以及家长来讲,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健康行为习惯,特别是要强化健康意识,普及脊柱侧弯自我筛查技能,推广脊柱侧弯自我筛查的方法。我们从家长、从孩子自身,应该掌握一定这样的技术,可以做自我检查或者需要时进行专业检查,建立脊柱弯曲异常健康档案。还有促进健康生活习惯养成,包括正确的站姿、坐姿,改变久坐行为,以及合理控制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当然根据每个孩子身高特点,定期调整家里或者学校的课桌椅的高度,正确的选择以及使用书包,最好选择双肩背书包,当然书包的重量不能过重。另外,要增加身体活动,特别是维护脊柱健康的运动,比如小燕飞、单杠以及平板支撑等运动,这对脊柱发育非常有利。

你刚才提到市场上有很多有关近视或者形体、坐姿矫正设备,这些设备对于矫正孩子形体坐姿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如果孩子出现脊柱弯曲异常的问题,最好到专业机构尽早进行诊断,然后进行科学的矫治,这是最好的选择。

谢谢。

健康报记者

部分近视者成年后想做激光手术摘掉眼镜,请问是否每名近视者都适合或都应该做这项手术?手术存在什么风险?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王宁利

这个问题是在临床或者生活中大家经常会问到的,公众首先要知道近视眼手术不是近视眼的治疗手术,是近视眼的矫正。矫正方式有戴框架眼镜、隐形眼镜、角膜屈光手术,以及眼内镜植入的矫正,目前有四类矫正。刚才记者问到的是角膜屈光手术,是近视眼矫正方法中的一种。近视眼远的看不清楚,戴上框架眼镜马上看清了,矫正了。我不愿意戴框架眼镜,戴隐形眼镜,你也没有看到我戴眼镜,我视力也好了。大家可能说,什么眼镜也不想戴,就做角膜屈光手术或眼内镜植入手术。角膜手术就是在黑眼珠这块,这叫作角膜,用激光去掉一个凸透镜,相当于加了一个凹透镜,这样的矫正策略已经在临床上应用了很长时间了。本身手术的安全性是高的、可靠的。它的风险是什么呢?大家应该关心适应症掌握的好不好,该做的可以去做,不该做的千万不要去做。

谁该做呢?谁不该做呢?如果你将来的职业选择或者你生活方式决定了不能戴框架眼镜,隐形眼镜也戴不了,就是想做,那是你自己的选择,这是矫正的一种手段。但是医学上有一些人不能做,第一,你的近视眼还在发展,你把手术做了,你今天矫正了,明年又出现了100度近视,后年又到200度了。那是手术的问题?还是近视眼在进展?第二,你有遗传的角膜病,做了以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这个有严格规定不能做。第三,每个人角膜厚度不一样,有些人的角膜厚度太薄,如果切掉一个凹透镜以后更薄了,将来眼睛安全性受到影响,也是不适合做的。当然你说我高度近视,高到2000度要不要做?如果说把角膜切一个凹透镜,角膜变得非常薄,做完了肯定满足不了,还会戴一个低度眼镜,就要想要不要做的问题了。

暑期到了,可能有些高中生会选择是不是要做手术。眼睛的发育有个过程,一般女孩子大概到18岁左右,眼睛发育进入稳定期,男孩子比女孩子晚一点,到20多岁也进入稳定期,最重要的标准是看眼睛的度数,尤其最近两年,每年进展的度数有没有超过50度,如果超过50度了,就不要做这个手术,那说明还在进展期。

刚才是给大家讲了关于暑期屈光手术,假如你准备暑期做,自己也符合条件,你原来如果是戴隐形眼镜,至少要停戴一个月,如果暑期才停戴,留下的时间太少。角膜屈光手术是屈光矫正手术,它的意义和框架眼镜、隐形眼镜是一样的,不是治疗性手术。屈光矫正了,近视眼的眼底还是近视眼的眼底。

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注“小眼镜”和“小胖墩”的问题。生活中我们关注到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全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状况如何?目前采取了哪些防控措施?

中国疾控中心学校卫生中心教授

马军

请中国疾控中心的赵文华老师回答。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

赵文华

7.jpg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关于儿童青少年肥胖,大家都会感觉到肉眼可见的胖孩子越来越多。如果用数据来回答这个问题,第一个“20”,我国6~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第二个“10”,我国6岁以下的儿童超重肥胖率超过10%。特别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6岁以下超重肥胖的问题,特别是肥胖,农村超过了城市。儿童肥胖问题引起了我们国家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对儿童肥胖问题给予了非常重要的明确,各相关部门对儿童肥胖防控也采取了有力措施。

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方案》精准施策,非常清楚地描述和明确了各个部门职责,按照全国和地区水平制定了不同目标,还提出了众多的具体的行动措施。

在技术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定期开展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让我们实时掌握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变化。从2015年起,在全国试点地区开展以防控超重肥胖为主的“营养校园”项目。这个项目经过6年探索,摸索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模式和可推广的经验和技术。国家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项目,除了关注身高、低体重和控制贫血等指标,也重点关注在改善的同时要做好超重肥胖预防工作,当然各地、各部门还有许多重要举措,总的来说,儿童超重肥胖引起了各方关注,已经采取了行动,还需要持续不断的采取行动。

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儿童青少年肥胖有着重要作用,能否请专家介绍一下家长平时应该注意一些什么?不少小胖墩都爱喝含糖饮料,怎么让孩子们少喝这些饮料呢?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

赵文华

两个问题都是关注儿童肥胖,非常重要。刚刚你的问题非常好,孩子就是孩子,家长非常重要。家长们的一言一行,平时给孩子树立什么样的榜样,什么样的健康家风,怎样把好的家庭习惯代代传下去,确实对儿童未来健康特别是超重肥胖非常重要。所以今天我也希望通过在座的媒体给家长们一些建议。

第一,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营养知识信息量非常大,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做家庭每周食谱,食谱可以体现食物多样化。家长可以带孩子去超市、菜市场一起买菜识别食物,一起看食物标签。让孩子进厨房,让孩子学会做家常菜。在家庭里要践行家庭分餐,这个不光是卫生,还可以让每个人都知道吃多少,盘子里的东西有多少一眼就能看到。

第二,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实现充足的身体活动,尽最大努力减少静态行为时间。刚才几位专家都说了,充足的身体活动就是要有积极出行方式,多干点家务,到阳光下健身。孩子们要有大量的、中到高强度的活动,而且活动的时候要气喘吁吁,出点大汗,这样的活动每天要达到至少1小时。对孩子们来讲越长时间活动越好。除了必要的学习,学习的时候也应该一小时活动一下,或者45分钟站起来活动一下。也就是说,应该减少静态行为,即靠着、躺着、坐着。

第三,减少屏幕时间。不仅是视力的问题,也是肥胖的问题。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关注一下体重,一家人经常测测体重、身高、腰围,让孩子记下来,划个曲线,要学会判断。如果体重和身高相比,体重长的太快了,就要采取行动。另外对于已经超重或者稍微肥胖的孩子们,不要让孩子们盲目减肥,不要偏听偏信减肥的办法,可以咨询专业人员。

最后,您关注含糖饮料的问题,我们大家确实要关注这个问题。我国6~17岁的儿童青少年,有将近20%经常喝含糖饮料,经常喝是说每周至少5天以上都喝。我们鼓励孩子们多喝水,什么是水?家长要告诉孩子们这些概念,水指的是自来水、白开水。不要不渴不喝,要主动喝,要喝足量了。饮料不是水,所以应该不喝或少喝。家长希望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特别是共同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的职责。

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记者

刚才主发布里介绍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的试点,请问这项工作核心内容是什么?目前国家开展了哪些工作,后续还有哪些措施共同呵护孩子们的眼睛呢?

中国疾控中心学校卫生中心教授

马军

刚才提到近视防控适宜技术的试点,这项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的应用实施。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概括起来就是加强保护、健康用眼、及早发现、动态管理、科学诊断、规范矫治。包括七个方面的适宜技术,一是建设视觉友好环境,比如要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改善家庭或教室的采光照明条件,给孩子配备适合身高的课桌椅,这是对保护视力健康非常重要的。二是要增加日间户外活动,主要要促进眼球正常发育和视觉健康,从这两点做到加强保护。三是培养健康用眼行为,父母要以身作则,和儿童一起少看电视,减少视屏时间,不躺着看书,多到户外运动,这种健康用眼行为要建立。四是筛查视力不良以及近视,目的是及早发现近视或者近视高危因素,及时就诊、及时矫治。五是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动态观察孩子视力的变化情况,尽早发现近视倾向或者趋势,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六是规范视力健康监测与评估,针对个人要筛查了解,对于群体也要及时的了解近视的分布特点以及变化趋势,确定高危人群以及高危因素,制定近视防控策略。七是科学诊疗以及规范矫治,建议家长要带视力可能异常的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接受检查,明确诊断,并及时根据医生医嘱采取矫治措施。

当然中医药在近视防控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充分发挥中医耳穴压豆等适宜技术,对于近视防控有一定效果。国家层面,目前在全国183个区县开展了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并且指定了专业对口机构开展现场技术指导以及效果评估。后续还将组织目前开展试点工作的183个区县用“以一带一”方式把试点经验向外推广,这样带动国家第二批试点工作的启动以及遴选,使得这项工作有更好的效果。

谢谢。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由于时间关系,再提最后两个问题。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

刚才说到小胖墩,现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当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最突出的问题有哪些?作为家长怎样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谢谢。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请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钱英医生回答。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主任医师

钱英

8.jpg

谢谢您的问题。儿童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所以我们需要关注。从儿童的生长发育来讲都有哪些心理问题呢?学前期,2~3岁的时候,比较常见的是语言交流障碍,也就是常说的“孤独症”。幼儿园常见的是“分离焦虑”,不能送幼儿园,一送就哭闹。上学以后,孩子容易分心、走神,小动作多,“多动症”。到青春期可能会出现情绪问题,焦虑、抑郁,游戏成瘾。有些不符合医学诊断也和心理问题相关,比如厌学、亲子关系冲突等等。这些问题都跟什么因素有关呢?是多因素的一个综合结果。从内部因素讲,有些考试焦虑的孩子,他的妈妈也是失眠的,也是有洁癖的。还有外部因素,他的家庭、学校、生活环境也会影响他,比如一个厌学的孩子,可能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要反抗他的家长,也有可能是为了挽救他父母濒临危机的婚姻。还有一些是在学校跟老师、同学处不好关系,学业压力过大,没有办法上学。所以,原因很复杂,我们需要积累一些科学知识才能帮到这些孩子。

我们怎么去预防呢?这里就跟父母讲三点:第一,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的心理发育是有任务的。0~1岁要培养他的安全感;1~3岁要建立他和外界的边界;3~6岁上了幼儿园要培养他的规则感,还有性别萌芽;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中学青春期有很关键的两个任务,要完成自己的自我认同,我有什么样的能力,我的性别是什么,我在我的圈子里有什么样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分离个体化的任务,孩子逐渐摆脱父母的保护去独立自主。父母要了解这些规律,如果是小学阶段的孩子,是要给他有“红线”的自由,有些事情绝对不能干,有些事情要尝试,有效能感。到了青春期要忍着内心的焦虑和不放心,学会放手。

第二,孩子性格特点都不一样,要尊重孩子特点去培养他,而不是按照“别人家的孩子”培养孩子。

第三,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要去提升。

怎么去早期识别?怎么去干预?早期识别,三个线索:第一、吃饭,第二,睡觉,第三,他的脾气。这三个线索有四个指标,首先,是不是两周以上或者三个月都睡不好觉?如果是,就要关注了。明天要高考了,今天睡不好觉,不用担心。如果时间足够长,我们就要担心了。另外严重程度,是不是影响了他社会交往,是不是学习下滑了?孩子的主观痛苦感,很多家长说,孩子怎么这么脆弱,这点事儿都受不了。不是的,孩子有他的内心世界,如果他痛苦了,我们就要带他去看。最后,要看是否是发育阶段,以前很乖,到青春期有点叛逆,这可能是正常的,如果超出同龄人的正常水平才需要干预。

最后讲讲怎么干预?是需要家庭全体共同帮助孩子。从自助方面有三个角度:改变我们的认识、调节我们的情绪、科学的行为管理。时间关系只介绍一点,调节情绪,我们会有羞耻、愤怒这些负性情绪,我们不是要压抑它、否认它,我们要学习合理的宣泄方法。这样的话,才不会堵在那儿生病。如果情绪已经失去理智了,我们要学习早期的线索,比如有的家长讲,我一说方言,我就要发脾气了。识别了情绪的早期线索及时暂停,情绪的非理性后果就没有了。

请大家知道,有些事情我们怎么努力也帮不了孩子,所有要求助专业人士。“两要”,要改变养育观念、要改变家庭沟通氛围。“两不要”,第一是不要过度自责。门诊中很多家属是过度自责,对孩子批判着来。第一次当父母,谁都会有错。第二是不要过分恐慌。现在暑假了,很多医院都可以治疗这种疾病,带着孩子来就诊,也许可以有很好的未来。

借此机会,希望社会各界都关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合理引导,既给孩子创造好的心理发育空间,也给出现问题的孩子一个差异化的成长平台。

谢谢大家。

中新社记者

目前市场上关于儿童近视眼预防的方法和设备有很多,请问专家,家长如何科学为孩子进行选择?谢谢。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王宁利

目前近视眼的治疗,让近视眼逆转现在还没有神器,目前没有,我们也希望科学发展有一天我们能逆转近视眼。这是第一个概念。第二,刚才马军教授讲了,我们有七项适宜技术。具体的我在这里说一下,国际上和科学界已经认定的对近视眼防控有效的几个手段。

一个是角膜塑形镜被证明在近视眼防控方面,防止眼轴增长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二是低浓度的阿托品,经过两三年的观察,它确实对近视眼的进展有一定保护作用。但是一定要知道,现在的科学研究,目前为止最多是三年,个别地方有超过三年的观察。这个药物目前国家药监局在做评价,现在作为院内制剂在使用,最好医生指导下使用。三是最近美国批准的软性的周边矫正的接触镜,以及现在戴的防控的周边离焦矫正的镜子,这个有一定的效果。但比前面几个技术稍微差一点。这些都是我们医学界公认的,正面清单里面的。正面清单里面没有的是什么?负面清单。当然现在产品诞生的非常多,我们现在没有做科学评价之前,只能告诉大家,在科学没有评价之前,不能给你结论和建议,但是我们鼓励在这个领域创新、发展。我们也希望这些企业能够更多地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相结合,对所有的产品能作出一个科学评价。面对市场上众多近视眼矫正防控设备,大家看看它批准的文号是什么?电子产品还是三类器械还是医疗器械?一般的批准,大部分宣传广告上,作为近视眼防控的产品大部分是缓解视疲劳的,在近视眼防控上可选择的技术就是我刚才说的这几项。谢谢各位。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今天的发布会上我们聚焦了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和肥胖防控以及心理健康、意外伤害的预防等等,大家也知道儿童青少年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他们在成长中遇到的每个问题都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