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智慧药学纳入《“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优先行动

发布时间:2022-11-14    

随着信息化进程加速,药学服务逐渐转向全程化、智慧化。所谓智慧药学,是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或未来更多前沿技术,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和工作需求,为药品供应保障、临床药学服务和药事管理三项药学核心工作提供全流程、智慧化、信息化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具体而言,智慧药学可落地的场景非常广泛,涵盖药品发现、生产、供应、流通、采购、配置、监测等诸多环节,智慧药学的应用并不局限在医疗机构,同时也会向外拓展,通过互联网+药学服务等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指导。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部署八大主要任务、五项重点工程及八大优先行动,要求坚持“统筹集约、共建共享,服务导向、业务驱动,开放融合、创新发展,规范有序、安全可控”的基本原则,以引领支撑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促进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化、集约化、精细化发展,到2025年推动形成卫生健康行业机构数字化、资源网络化、服务智能化、监管一体化的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

智慧药学建设有了文件引领,快来学习看看吧。

《规划》部署八大主要任务:

1.集约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完善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功能,加强省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构建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全面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

2.健全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化应用基础标准,加强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应用推广,深化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服务管理

3.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拓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规范服务保障与监管体系

4.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要素体系,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应用与行业治理,强化数据全流程质控和数据治理,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

5.推进数字健康融合创新发展体系,构建数字健康战略发展新格局,重塑数字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培育数字健康经济产业新业态,提升数字健康行业治理新水平

6.拓展基层信息化保障服务体系,强化基层信息化便民服务,强化基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强化基层综合服务监管体系建设

7.强化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分析应用体系,持续完善统计调查体系,加强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强化统计数据共享应用,全面提升统计监督效能

8.夯实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全面落实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责任体系和管理制度,构建卫生健康行业网络可信体系

《规划》要求实施五项重点工程:

1.全民健康信息新基建强化工程

2.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工程

3.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工程

4.基层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

5.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程

同时,《规划》要求开展八大优先行动:

1.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

2.健康中国建设(行动)支撑行动

3.智慧医院建设示范行动

4.重点人群智能服务行动

5.药品供应保障智慧监测应对行动

6.数字公卫能力提升行动

7.“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

8.数据安全能力提升行动

《规划》强调,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形成信息化工作“一盘棋”,协调推进各项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优先行动有序推动;完善规章制度,统筹全民健康信息化制度建设,制定与发展相匹配的医学伦理、数据确权、数据交易、网络安全等规章制度;加强队伍建设,鼓励各地探索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加强对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技术等新专业和交叉型人才建设;严格监督评估,支持将医院信息化互联互通情况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医院等级评审等工作,将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发展情况纳入卫生健康部门的考评范围,与经费拨付、设备配置、绩效评价和人员考核相结合;深化国际交流,坚持安全发展、协同共进的原则,参与全球数字健康国际合作,加强与多双边平台机制的对接,深化与国际组织、产业联盟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

延伸阅读

以全民健康信息化引领 

支撑卫生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大力推进健康中国、数字中国两大战略融合落地,加快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规范应用和“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发展,发布220多项卫生健康信息化标准。全国建成1700多家互联网医院,7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60多个城市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码)通”,2200多家三级医院初步实现院内互通,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总结了“十三五”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系统谋划了“十四五”时期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为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1.顶层设计更完善 实施路径更清晰

“全民健康信息化作为卫生健康领域重要的基础性工程,既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也是重要驱动力。”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表示,随着我国卫生健康行业政府职能的转变,全民健康信息化的概念经历了从卫生信息化、人口健康信息化到全民健康信息化的演变。

“1983年—2003年是我国卫生信息化发展的起步阶段,以医院信息化建设为重点,推进卫生信息化发展。在原卫生部领导下,医疗机构的传统业务管理模式实现计算机化,卫生信息专职机构逐渐成立,卫生信息化项目逐步推进。”毛群安介绍,“2003年—2009年,国家对卫生健康信息化高度重视,以数字化医院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全面建立和使用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2009年—2016年,全国上下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核心,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自2017年以来,新兴信息技术助力全民健康信息化有序推进,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毛群安表示,经过近40年的建设和实践,我国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但必须认识到,我国全民健康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共享应用、投入保障、网络安全等方面还存在短板与弱项,“数字鸿沟”“数据壁垒”依然存在,网络安全形势严峻复杂,数据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创新引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应用于卫生健康领域的关键窗口期。在此背景下,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制定出台《规划》,为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作了顶层设计,明确了方向目标,理清了发展思路,凝炼了发展举措,是‘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行业信息化工作的行动指南。”毛群安表示。

2.统筹集约是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

《规划》将“坚持统筹集约,共建共享”作为重要原则之一,将“集约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提出以构建大平台、大系统、大目录为导向,加快信息化建设统筹,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巩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成果,进一步破除数据共享壁垒,畅通数据共享通道,推进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

“202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电子政务相关文件强调,要坚持数据驱动、集约发展,建成结构合理、全面覆盖、集约高效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一再提到坚持集约建设、集中部署、统一管理,提升协同化智能化水平等内容。”中国信息学会特约副会长何华康介绍,“由此可见,集约建设政务信息化系统是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

何华康认为,《规划》指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采用“国家和省两级部署”的总体框架,支持国家、省、市、县四级应用,是最大的集约化。在省级平台上建设市、县的虚拟化工作平台,既可以节约大量建设和运行费用,避免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又有利于数据的汇聚共享和利用。

“我认为,建立统一的运维系统、统一的门户界面是集约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在整合现有系统的基础上开展。同时,保证依赖信息系统支持的业务工作不会因整合而造成连续性受损。因此,可以考虑分层次逐步建设。”毛群安指出。

何华康介绍了集约化建设的3个层次:推进基础设施层的集约化,包括机房及辅助设施、网络、算力基础设施、存储基础设施和灾备系统等的集约化;推进数据资源层的集约化,包括数据库集群和其他各种数据管理、治理工具集的集约化建设等;推进应用支撑层的集约化,通过诸多拥有不同业务功能、满足不同业务需要的应用系统来实现,将不同应用系统所需要的共同支撑环境、方法和工具手段抽象出来,形成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

“各地各单位可以根据不同条件和需求,选择逐步实现3个层次的集约化,或者一步到位建成各个层级的信息化平台。”毛群安说。

3.推进互通共享 加强数字治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认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各地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医院之间、医院与区域平台之间,数据接口难以互联互通,“数据烟囱”“信息孤岛”等现象大量存在。根本原因在于,在医院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各方认识不到位,标准和规范执行不到位。

“针对上述问题,《规划》要求将信息化作为医院基本建设的优先领域,二级及以上医院持续完善医院信息平台功能,整合医院内部信息系统;推进医院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医疗业务协同一体化、惠民医疗服务一站式、精准决策支持一门户、信息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分析利用一平台、数据资源汇聚一个库。”蔡秀军表示,作为医院管理者,要提高认识,加快推进数据共享互认,推进病案首页书写规范、疾病分类与代码、手术操作分类与代码、医学名词术语“四统一”;实现跨省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查询,实现医院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全覆盖。同时,可将医院信息化互联互通情况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医院等级评审等工作。

山东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迟蔚蔚指出,健康医疗大数据具有多源异构、高噪稀疏、个性化强、变异性高等特征,数据治理是应用的重要前提。“经过多年的标准化建设,以应用为导向的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应用标准体系已经建立,但在标准贯彻的全面性和连续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规划》从提升治理能力、推动网络服务和制定标准规范等3个方面进行了部署。”迟蔚蔚介绍,一是强化医疗卫生机构数据源头质控能力,建立覆盖业务全链条的数据采集、传输和汇聚体系,畅通数据汇聚渠道,推进数据模型设计、数据应用技术、数据质量全流程管理等能力建设。二是加快推动医疗健康领域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复用。三是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应用示范中心,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制定健康医疗大数据分类、分级、分域应用规范,形成一批健康医疗公开数据集。

4.坚决守住网络安全底线

毛群安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安全管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定印发《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安全和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建立卫生健康行业网络信息与数据安全责任制,制定应急预案;组建网络安全专家队伍,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安全监测,切实提升了全行业网络安全保障水平。

《规划》在对我国“十四五”时期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作出的部署安排中,针对网络安全提出系统化要求,进一步夯实网络安全在全民健康信息化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赵韡指出,《规划》指明卫生健康行业网络与数据安全的重要作用,明确将“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指导思想;提出将“坚持规范有序,安全可控”作为基本原则之一;要求树立科学的网络安全观,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从制度规范的顶层设计出发,参照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完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制度,加大网络安全投入,不断完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综合防范体系。

此外,《规划》标明关键点,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密码安全免疫体系提出系列要求。《规划》要求,聚焦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落实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确定核心数据、重要数据和一般数据目录,提出相应保护的管理要求和技术措施;构建行业网络可信体系,全面推广商用密码应用,完善卫生健康行业商用密码应用体系。


(来源:合理用药中国行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