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院+中药茶饮”,火了中医利了民
三伏天里,酷暑难耐,“乌梅荷叶饮”在成都火了起来。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互联网医院销售多种中药茶饮,这是其中一种应时当令的产品。
上个月,这家医院的茶饮销售旺盛,单日最高销量接近5000单。其中,年轻买家几乎占到9成。排在销量榜前三名的产品分别是:乌梅荷叶饮、楂荷消脂茶、除湿固发饮。因为订单的快速增加,部分产品配货出现延迟,医院还公开请求消费者能够理解。
乌梅药食同源,不仅能生津止渴、解暑除烦,还能综合调节身体机能,历来为中医行业所重视。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弘扬中医文化、满足群众需求,适时推出这款“夏日神茶”,很快就火爆了消费市场。
“我们根据群众反映,在专家指导下不断研发改进,这个茶饮已经发展到了‘9.0版本’。”医院中药剂科主任中药师高景莘介绍,茶饮刚推出时药味有点重,后来根据消费者的意见改善了口感,就更受欢迎了。
在中药房门口,堆积着大量的快递纸箱,一些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辛勤忙碌着。每个箱子上,都贴着一条绿色的胶带作为标记,时刻提醒着这些药材及饮品的重要性。“这是临时的标记,下一步要贴专门设计的标记。我们看到这样的标记就会格外留神,更加细致地分拣和寄送。”一位正在工作的物流人员表示。
“今天人还少点,可以进屋凉快一下。这里经常人多得挤不进来。”一位中药房的工作人员,一边熟练地做着寄送茶饮的工作,一边讲述着这里日常的盛况。她透露,现在买茶饮的人很多,其中又以年轻人居多,而且是晚上下单的比较多。
“茶饮三多”现象,让中医们很开心。他们说现在中医不但受到群众重视,更可喜的是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这样,传承祖国的中医文化瑰宝就更有希望了。
关心群众利益,重视产品安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一直在用心去做。为了研究出最好的处方,医院里的领导、专家、普通医护,都纷纷成了“试饮员”。“味道和功效,喝了才知道。”他们说。饮品处方每次改动,都要医院内部人员“先喝为敬”。大家觉得,自己尝过喝过,确实好的产品才会给消费者喝。医家先试、群众再尝,这是医者该有的仁心,这是大医当备的精诚。“神农尝百草”的中医品格,就这样潜移默化地不断传承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的诗句,一样可以用在中医里。
大医治未病,这是中医学的重要理念。医院把小小茶饮寄到千家万户,从根本上帮助群众防病保健,这是帮助千家万户“治未病”。减少患者数量,减轻医院繁忙,维护群众健康,整个社会可以更加阳光向上。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职工们,本着这样的初心,怀揣这样的梦想,把大大的情怀写在了小小的茶饮包上。
说到茶饮销售的火爆,就要说到互联网医院。原来从疫情期间开始,这家医院就把线下的门诊功能,搬到了网上。后来发现,这个做法深受群众欢迎,就不断地充实和改善网络门诊的功能,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中药茶饮”销售火爆,处方研制是关键。小小茶饮的背后,是一批中医名家的倾情奉献。医院主任中医师王晓东,是首届四川省名中医之一,他对中药茶饮倾注了很大的心血。
传统中药汤剂不便于煎煮、携带,口感也不舒适。因此,医院邀请名中医,根据节气及病症制定了口感较好的中药代茶饮处方,让患者可以更方便地冲泡服用。王晓东参与改进工作时,调整了部分产品的药味,选择了具有固表作用、不经过煎煮也能起效的品种。针对肺脾两虚证、肺脾气虚证患者,他拟定了“冬季呼吸预防”茶饮方,帮助群众更好地预防感冒。
研制茶饮处方只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他以各种方式诠释着中医药的神奇力量。从他的父亲开始,王家祖孙三代传承中医,以中医世家传承着中医文化,让中医药瑰宝发光闪亮。“中医药行之有效,值得我们去传承、挖掘并弘扬。我和我儿子都选择了中医这条道路,为病患服务,让中医之道薪火相传。”王晓东表示。
“我们主要有两类茶饮,一种节气性的,比如适合暑湿气候的‘乌梅荷叶饮’。还有一种是功能性的,比如针对脱发的‘养血生发饮’。”医院中医药推进办公室负责人秦悦思介绍。
“去年乌梅放多了,饮品有些酸涩。今年改进了,口感更好了,这也是它火的一个原因吧。”医院主治医师郑珍珍,对中药茶饮爆火现象进行了分析。“就以‘乌梅荷叶饮’为例吧,它真实体现了中医‘简、便、廉、验’的四大特点。配方也简单,携带也方便,冲服也方便,还便宜,还有效。”郑珍珍介绍,一副中药茶饮才几块钱,很便宜;很多人买了又复购,证明效果很好。
中医追求“上工治未病”,极其重视对身体的调护保养,主张不能只在发病时才“渴而掘井”,而应该早防早治、辩证施治。中医茶饮能在这个夏天流行,是古老的中医国宝结合现代互联网科技高质量发展的结果。这个现象的背后,是医院的主动服务、功能前伸,也是中医的与时俱进、科技创新。通过互联网医院途径,通过中药茶饮方式,传统医院化身千万医院深入群众,把服务做进千万家、把疾病治愈在萌芽。
(来源:人民网)